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安徽省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44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科研作风与学风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追求卓越的科研环境,近日,安徽省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来自全省48所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科研处处长及学风建设委员会负责人等共计100余人齐聚一堂,聚焦高校科研诚信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共同研讨新形势下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路径与方略。省教育厅科研处梁祥君处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风与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芳平主持。
梁祥君处长指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科研诚信建设的前沿阵地和关键环节。营造求真务实、崇尚创新、诚实守信的高校科研环境,对于提升我省原始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意义。他就科研诚信建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把诚信嵌入科研的“神经末梢”,别让它只挂在墙上;二是教育要“走心”,别让诚信课变成“走过场”;三是要多借点“技术手段”,让监管更精准;四是惩处要“有温度”,别让“一棍子打死”寒了人心;五是要把诚信变成“共同体”,别让科研处“单打独斗”。他表示科研要真正“走出去”,靠的不是论文数量,而是每一篇成果背后的诚信底色。希望大家能把对诚信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让安徽的科研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也经得起世界目光!
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高峰教授以《人工智能科研诚信风险与治理》为题做专题报告。他首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研诚信与科研伦理的基本认知,深刻洞察与前沿分析了人工智能科研诚信现状与问题,并由此展开探讨人工智能对科研诚信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为我们系统梳理了AI环境下科研诚信面临的风险谱系与治理路径。他指出要对接国际科研诚信标准,发挥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引领作用,鼓励建立多角色共担责任的研究范式,鼓励科研人员主动参与科研诚信政策与规则的制定,推动科研人员掌握并运用AI驱动的科研诚信检测工具,形成“自查-互查”机制。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科研诚信事业部总经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凌锋先生作题为《AI时代的科研诚信建设》的报告。他从行业实践与制度建设角度,分享了应对AI时代科研诚信挑战的体系化解决方案与实践经验。凌锋首先根据学术不端典型案例引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现状问题,他认为科技监督与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应持续深化,全方位收紧,积极主动作为,严格执法落实,细化监管手段,并提出面向科研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五大核心服务与三大系统化解决方案。他重点展示了应对AI时代挑战所构建的四大核心服务场景,通过“教育-预防-监督-惩戒”四位一体的治理模式,以权威的数据资源、自主可控的先进技术和场景化的解决方案,赋能高校及科研机构构建闭环的科研诚信治理体系。
研讨环节,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分享了在构建科研诚信教育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加强论文原创性审核、推行论文发表监管审查制度以及处理学术不端方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思考。与会代表还就当前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难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气氛热烈。
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了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和科研成果展厅,深入了解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和代表性科研成果。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全省高校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互鉴平台,有效凝聚了全省高校的共识,为构建符合安徽省情、校情,适应AI时代发展的科研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切实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携手共进,扎实工作,为构筑坚固的江淮科研诚信堤坝、推动安徽高等教育与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研部、学风与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