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
学习园地
高被引论文≠高质量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3浏览:2405
高被引近些年成为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热点指标。高被引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的影响力以及学者的科研水平,但并不是说高被引论文就一定是高质量论文,二者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
一篇论文是否能成为高被引论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学者所研究的课题是否为热点问题、其本人在国际学术界是否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其研究项目是否为多中心研究甚至是国际合作,诸如此类的因素都能对文献是否受到关注、被引用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不同类型文章的被引用频次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综述性文章被引用的次数明显比原创性论著被引用的次数要多。除此之外,论文是否得到较多引用与学科和专业的相关性也很大,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来说,本身的从业人员数量就有很大差异,不同专业所对应的期刊数量也有所不同。当然,更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论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所以说,并不能单纯地从引用次数来判断文章质量的高低,高被引并不一定代表高水平、高质量,低被引也并不一定就没有实际意义,仅用高被引来评价学者有失偏颇。
我们来看一下国际出版集团对高被引论文和高被引学者的定义。根据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的界定,高被引论文指近十年间累计被引用次数进入各学科世界前1%的论文。爱思唯尔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分析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表现,正式发布了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共有4023人上榜。上榜的高被引学者至少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文献被Scopus数据库收录至少1篇;被收录的文献次数达到本学科的阈值次数;至少有1篇全球前1%的论文或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文整体领域加权式引用影响因子(FWCI)高于1。
从榜单来看,高被引学者中该领域的杰出学者所占的比例确实很大,也体现了我国科研成果的国际认可度,但任何评价工具都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在这个评价工具“指挥棒”的作用下,目前其已成为国内很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等评价科研人才、晋升职称的硬性考核指标之一,也成为评价一流高校的重要参考标准,甚至成为评选院士等“高精尖”人才时一顶重要的“帽子”。随之产生的直接效应就是科研工作者过度关注自己论文的被引情况,甚至出现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看论文被引次数是否上升的夸张情形。对于真正的高质量热点研究来说自是不愁引用,但这毕竟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对于绝大多数并不是那么出众和不易受到关注的研究及研究者来说,高被引无疑成了一种奢望,于是催生了各种急功近利、为追求潜在利益而一味增加自己的论文引用数量的现象。比如,不考虑实际内容地引用自己以前发表的论文,或是与学术圈内合作者达成私下约定互相引用,由此导致某些论文的价值被过度抬高、呈现“虚假繁荣”。
如果盲目追求高被引这个单一指标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如果以高被引为目标,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一些急功近利手段,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所以,盲目追求高引用的现象如不及时遏制会给学术界带来很大危害。首先,会导致评奖评优及课题申报等过程中出现偏离客观事实的情况,也会给科研导向、资源分配带来不合理不公平的后果;其次,高被引学者的榜单基于国际数据库,而库内的英文期刊占有极高的比例,也就是说,要想成为高被引学者势必要把更多好的科研成果投到国外的英文期刊上,这将无法响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如果采取干预手段人为增加被引,那么对于作者而言,其行为显然已违背了科研诚信、违背了科学家精神,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
因此,当出现一个备受关注的评价工具时,学术界应保持理性的头脑,深入分析其产生方式、影响因素并合理对待和使用,对于为追求高被引而进行的人为操作更应该坚决予以抵制。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适时发布了关于规范论著引用的通知,提出在引用他人论著时,应遵从合理引用、规范引用的原则,反对“合作互引用”“抱大腿蹭引用”“审稿拉引用”“花钱买引用”“先外后内博引用”等情形。同时要求规范合理地引用他人的学术论著,未能规范引用的行为将被认定为科学失信行为。
科研论文是否能受到关注关键还是看内容、看学术质量、看实际应用价值,科研工作者应正本清源,从科研的本真出发,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和环境。
(作者:赵巍 作者单位:《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